6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稀土磁体突然飙到353吨,比5月暴涨660%! 这个数字像坐火箭一样冲上热搜,全球产业链都松了口气。 但别急,这可不是中国“服软”,就在两个月前,中国刚对钐、钆、铽等7类军用稀土实施出口管制,导致美国4-5月的进口暴跌80%,日本铃木汽车甚至因为缺零件被迫停产。
这次“开闸”的真正原因,是中美5月达成贸易协议后的临时放行。 中国给通用、大众等车企发了短期许可证,美国企业怕夜长梦多,疯狂囤货才推高了数据。 更耐人寻味的是,中国今年首次打破14年惯例,不再公开稀土开采配额,连下达时间都推迟到6月。 一套“明放暗控”的组合拳,让美国既挨了“疼”,又不得不继续伸手要货。
一架F-35隐形战机要用417公斤稀土,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消耗4吨,而美国90%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。 2025年4月中国对中重稀土的管制令一出,美国国防部连夜评估风险:如果中国全面断供,78%的军工生产线将在90天内瘫痪,最迟6个月彻底停摆。
波音防务等28家美国军工企业被列入中国禁运名单,五角大楼库存的重稀土仅够支撑18个月。 美国唯一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,80%的矿石挖出来还得运到中国加工,再高价买回成品,绕不开的“中国制造”让美国如鲠在喉。
6月中国稀土出口总量冲到7742吨,创16年新高,但对美出口量仍比去年同期少38.1%,该赚的钱一分不少,该卡的脖子寸步不让。
被逼急的美国开始“病急乱投医”。 五角大楼砸4亿美元入股本土稀土企业MP Materials,承诺以110美元/公斤(中国价格的2倍)包销产品;苹果跟风投5亿美元建厂,甚至开出100倍年薪挖中国冶炼人才。
美国把目光投向电子垃圾,旧手机、废电机里的稀土被紧急“抢救”,试图用回收技术替代进口。 但现实很骨感:美国稀土磁体生产成本95美元/公斤,中国只要45美元;提炼纯度仅99.99%,远低于中国的99.9999%。 欧盟直接泼冷水:重建完整稀土链至少需10年。
2025年6月,稀土开采配额首次保密,企业出口配额与“绿色积分”挂钩,每省1吨煤换2分,直接决定许可证评级。 规则制定权,已悄然易主。
中国的调控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。 日本铃木汽车因钕磁体短缺被迫停产;德国车企为保供应链,火速接受中国“最终用户审查”;欧盟砸10亿欧元自救,却承认2030年自给率难超20%。
土耳其曾宣称发现6.94亿吨“千年稀土矿”,但因缺乏提炼技术,矿石至今深埋地下。 中国的回应很干脆:把碳酸盐连续化生产技术减排47%的成果塞进出口标准,技术壁垒才是真正的“资源护城河”。
炒股10倍杠杆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